2016年8月23日 星期二

鄉原,德之賊也

  子貢問說:「如果鄉里的人都喜歡他,這個人怎樣?」


  孔子說:「還不能說他是個好人。」


  子貢又問:「如果鄉里的人都討厭他,這個人怎樣?」


  孔子說:「還不能說他是個壞人。倒不如鄉里中的好人都喜歡他、敬重他;鄉里中的壞人都厭惡他,他才是真正的好人。」


  又說:「外表忠厚而內心巧詐的偽君子,真是戕害道德的敗類啊。」


  《論語》原文:


  子貢問曰:「鄉人皆好之,何如?」子曰:「未可也。」「鄉人皆惡之,何如?」子曰:「未可也。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,其不善者惡之。」〈子路.二十四〉


  子曰:「鄉原,德之賊也。」〈陽貨.十三〉


  對於「如何分辨好人與壞人」,孔子重「質」更甚於「量」,指出不能光靠局部人的讚譽或毀謗來斷定一個人的善惡,他認為「好人喜歡,惡人憎惡」的人才是第一等人。在〈衛靈公.二十七〉中也傳遞進一步的想法:「眾惡之,必察焉;眾好之,必察焉。」也就是說大家都厭惡或喜歡的人事,情況不一定就真是如此,應要查明清楚才能下判斷,不可人云亦云。


  而那種人人都誇讚的人,孔子叫他「鄉愿」。在《孟子.盡心下》中提到,孔子曾感慨地說:「過我門而不入我室,我不憾焉者,其惟鄉原乎!鄉原,德之賊也。」


  弟子萬章就問孟子:「什麼樣的人是鄉愿呢?」孟子進一步闡述鄉愿的定義,他回答:「這些鄉愿不願落落寡合於世,認為人既然生在世上,就要作這世上的(俗)人,只要別人說聲好就可以了。」最後孟子作結論,「鄉愿」就是那些做事遮遮掩掩,專想討好世人的人。(原文:「閹然媚於世也者,是鄉原也。」)


  「鄉愿」翻成白話就是「濫好人」,這種人標榜凡事以「大局」著想,不僅自己避免和人衝突,也不允許他人意見相左;不僅自己奉行「明哲保身」的混世方法,當他人受委屈時,也要求別人要有「吃虧就是占便宜」的雅量。動不動就祭出「有容乃大」等法寶自欺欺人,說穿了不過是「牆頭草,風吹兩面倒」。


  但令人氣餒的是,你還真挑不出鄉愿的缺點呢!孟子就曾找不出鄉愿的毛病而氣急敗壞地說:「要非議他的不是,卻舉不出實例;要攻擊他的毛病,他卻沒有明顯的毛病;他與世俗同流合污。他的居心好像忠信,行為好像廉潔,以致人人都喜歡他,他也自以為是。但卻不能進入堯舜的境界,所以說他是道德的盜賊。」


  原文:非之無舉也,刺之無刺也;同乎流俗,合乎汙世;居之似忠信,行之似廉潔;眾人皆悅之,自以為是,而不可與入堯舜之道,故曰德之賊也。」《孟子.盡心下》


  孔子對於敗壞道德的「鄉愿」可說是深惡痛絕,他把這種人比成「似是而非」的「雜草」,他說:「惡似而非者:惡莠,恐其亂曲也;惡佞,恐其亂義也……惡鄉原,恐其亂德也。」《孟子.盡心下》


  「鄉愿」不問是非,只會使出「和稀泥」手段,換取「委屈的完滿」、「讓步的妥協」。他的成全美名自然遠播,但在美名之下,不知多少公理正義、道德勇氣都蕩然無存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