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9月27日 星期二

承志繼行

  宋朝的李文正公名昉,年老退休之後,因為元宵節皇宮裡面舉辦燈會,宋太宗就派了轎子來迎接他入宮,並且安排他坐在太宗的旁邊。

  太宗還親自為他斟酒,親手挑選好的果實賞賜他,並且對他說:「你真正是一位善人君子啊!兩次擔任宰相的職位,從來都沒有傷人害物之心,這就是朕想念你的原因啊!」


  文正公回家之後,就訓勉他的兒子說:「我這一生雖然沒有建立什麼奇功偉績,可以驚世駭俗;然而我從來沒有遮蔽別人的善行善事,阻撓別人的升遷,縱然在沒有旁人看到的地方,也不會欺騙自己;為人處世,謹守著道德的標準和自己的本分;這四件事情,我還有把握算是自己沒有違反。」


  文正接著說:「今天承蒙聖上在許多大臣的面前,稱讚我為善人君子;要知道所謂的善人君子,連孔子尚且都說還沒有見到過啊!我是什麼人呢?怎麼敢承當這個善人君子的稱呼呢?你們應當記著聖上對我過譽獎勵的話,努力實踐我剛才所說的四件事情;這樣對於君王來說,就是盡忠;對於父母來說,就是盡孝;以此來修身齊家,處世待人,或許就可以做到了無忝所生啊!」


  他的兒子宗諤,恪守著他的教訓,為當時天下頗有名望的聞人。


 ※ ※ ※


  人生在世,以承接先聖遺志,接續道範懿德,是謂永生。


  子曰:「父在觀其志,父歿觀其行,三年未改父之道,可謂孝矣!」孔聖謂世人其父在世時,當觀察其志向所在,而其父往生後當審思反省其在世時之總範懿行,以發揚其志向,依照其合理正當之德行模範,將之發揚光大。


  為人長上大多有其值得追思之處,有者童叟無欺,取其信;有者兄弟和諧,取其義;有者處事至公至正、戰戰競競,取其忠;有者得理饒人,取其和;有者慈悲喜捨,取其愛;有者弱小扶持,取其仁;而在主導這些事之長者功成身退時,為人後輩理當承接起長輩之先前道德風範予以發揚光大,甚至改進其不足處,而能長久行持不懈怠,日求精進與革新,則可以稱得上是「孝子」了。


  在於一個家庭裡是如此,在於一個團體上更是如此;而孝是擇善從流而非愚昧盲從,因承接懿德乃是合理正當之行為,故擇其善加以發揚,其不善者予以革除,如此是乃真孝行。


修身養性-第十四章 承志繼行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