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州智常禪師者,本州貴溪人也。髫年出家,志求見性。一日參六祖。
祖問:「汝從何來?欲求何事?」
師曰:「學人近禮大通和尚,蒙示見性成佛之義,未決狐疑。至吉州遇人指迷,令投和尚,伏願垂慈攝受。」
祖曰:「彼有何言句,汝試舉看,吾與汝證明。」
師曰:「初到彼三月,未蒙開示,以為法切,故於中夜獨入方丈,禮拜哀請。」
大通乃曰:「汝見虛空否?」
對曰:「見。」
彼曰:「汝見虛空有相貌否?」
對曰:「虛空無形,有何相貌?」
彼曰:「汝之本性猶如虛空,返觀自性,了無一物可見,是名正見。無一物可知,是名真知。無有青黃長短,但見本源清淨,覺體圓明,即名見性成佛,亦名極樂世界,亦名如來知見。」
學人雖聞此說,猶未決了,乞和尚示誨,令無凝滯。」
祖曰:「彼師所說,猶存見知,故令汝未了。吾今示汝一偈曰:
「不見一法存無見,大似浮雲遮日面。不知一法守空知,還如太虛生閃電。此之知見瞥然興,錯認何曾解方便。汝當一念自知非,自己靈光常顯見。」
師聞偈已,心意豁然。
乃述一偈曰:「無端起知解,著相求菩提。情存一念悟,甯越昔時迷。自性覺源體,隨照枉遷流。不入祖師室,茫然趣兩頭。」
※ ※ ※
經書有云:「智理無言,而無不言;大道無狀,而無不狀」。此幾句話,可看出佛知見之大概。
如來說法,並不是因說法而說法。其實如來無立意說法,只是無心插柳。使悟者自悟,愚者漸悟而已。如來無非把其知見述出,以求智者得之而已。
佛說:「佛法不立文字」。所謂不立,立者住也,不立是不住之謂。亦即佛法不能執著於文字,不要被文字牢籠所困。
大道無狀,狀者形象也,亦所謂相。見任何事物,過眼則了。因為相是幻影,不是實相。所以不能留半絲半縷。但亦不能閉目而避。假使特意閉目不見便成空障。是故一定要放開心緒去知去見,但心中不著。這就是不立。
見而不見,知而不知,不能刻意逃避。能夠知見不立,便無障礙。無障礙則心無影像,於是般若即生。所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,就是這個道理。能明此理,便是般若上乘。
其次,就是所知所見,認定是幻象幻有,絕不能有分別之心,所謂分別心,就是把所思所見,立而不化,更以之引起一片差別。譬如見一個橙,由見而入知,知甚麼?知到差別。知道此橙皮很厚,知道橙色不夠深黃,於是認為此橙非上品,味道一定差。如此一來,便成障礙。所以要立而未立,知而未知,才是般若。
楞嚴經云:「知見立知,則為無明本;知見無見,則為菩提」。由此可知,我們修持佛法,不能死守法門,更不能以文字而立,不能以語言立之,應透解佛理而修行。
法門是前人所行過成功之路。但前人之環境立場,與今日之處境,俱不同相。以前所走之路,荒僻無屋,今日之路洋洋大觀,比前人省卻許多困難。故改變一下,亦非不宜。問題在於各人之悟性如何?而修持各異。前人之路,只可作為參考之藍本,仍以隨修隨悟為真正成佛之捷徑。
雨華四集-智理與大道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