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水中撈月》源出佛教的一個寓言故事,據《僧祇律》載:佛以諸比丘說,過去世時,伽屍國波羅奈城有五百隻獼猴,一日在林中玩耍,來到一井邊。
獼猴主見井水中有一月亮,於是對同伴說:月今日死,落在井中,我們應把它撈出來,以免世間長夜暗冥。
眾猴不知如何下手,獼猴主見井水中有一樹,乃說:我捉樹枝,汝捉我尾,展轉相連,乃可出之。
於是眾猴展轉相捉,樹弱枝折,群猴都掉進井水裡了。
佛陀以此故事喻那些自以為是,分不清是非虛實,害己害人的外道邪師。
※ ※ ※
智概略之:有愚智、邪智、正智與靜智等,然愚智與邪智,約略相近。正智與靜智,大約相同也。愚邪之智,乃是非不明,心念執著,善惡顛倒。又正智與靜智,乃心地善良,心純慈悲,善惡分明也。世間之所以會動亂不已,而且道德趨於沉沒,大多是因愚邪之智充斥之關所致,故而使整個人倫道德難以挽回與救治,令人感傷不已!
愚邪之智者,除了傷害自己而難自知外,其對周遭以及整個社會等都會產生深遠之影響,同時,因為無法細加分辨,那情況就更加嚴重矣!如今之社會不良現象層出不窮,其主要之原因就在於此也。然人之修要,就是在能體悟出己身之愚邪之智,能夠達於正智與靜智之境地,因為惟有如此,整個社會才能因而祥和,由而淨化,更由而達於康莊之境。如果人人能細加研悟此理,更能往此目標邁進,那就等於人間天堂矣。
人靈智之由來各有其異,因教育與生活環境之差異,故有所不同,然如無根深蒂固而無法醒悟,則就如此的毀誤一生,從此為智所惑也,如社會如此之人多,則社會難以和諧,終就沉淪,無法挽回。惟盼世人能真修自己之正智與靜智,不但無有所惑,更是光明心靈之最好途徑,希齊醒 勉之!
惑 - 第三十二章 智惑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