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我從何處開口
法真少年出家,夙有慧根。曾拜謁過藥山、道吾、雲巖、洞山等禪林名師,耳濡目染,啟動悟性。後在溈山靈祐大師法會中參習,寡言少語,精勤不怠,深受靈祐器重。
有一天,靈祐走進僧房,見法真端坐靜思,便走上前問道:「你在老僧會中,從未聽到你問過一轉話啊!」(關於禪法的機語)
法真見堂頭和尚來了,連忙起立行禮,回答說:「教我從何處開口呢?」
無處開口,真是本色禪僧!靈祐心中暗自稱讚,同時再試探一句:「為什麼不問:如何是佛?」話未說完,法真便伸手掩住老師的口。
靈祐不禁讚嘆道:「你真正領悟了道法精髓啦!」
※ ※ ※
菩提者正覺也。正就是在高無上,不偏不改。覺就是悟澈虛無,破除煩惱諸惑,從而得到大智大慧,是謂菩提智。
俗人之智慧,係從學習中而得,學一得一,學二得二,故其智慧是有限智慧,且有善亦有惡,因俗智是外求而得,求幾許得幾許。菩提智則是內向而生,由自己心力向內自明,由滅除妄念而生定力,再從定力而悟澈種種大智,因此在心力中無妄念,無幻想。故生出智慧是正圓清淨,艮知良能,了澈所有,一知全知,永無邊際。
所謂定力,必須心向內尋,切不可向外而求,向外所得,學一知一,有限無多。向內所得,徹底通透,全知全能,因此聞一法而自悟其餘。此乃各尊者修持必守之一大法門。
菩提智慧,本來人人都有,自性本來具足,只因物慾蒙蔽而不自覺耳!
所謂「利慾熾盛,便是火坑;貪愛沉溺,就是苦海。一念清淨,火焰自熄;一念警覺,船登彼岸」。所以思想清淨,可見菩提。
清淨之外,更要心平。心平之法,處順境而不喜,處逆境而不憂;得不喜,失不悲。心平無礙,彼岸可登矣。
既有菩提,就可很快有薩埵之力。菩提就是覺也,薩埵就是覺人,徒具菩提之智,而無薩埵之心,乃未能成正果。兩者俱足,中乘之上,已成菩薩之身,進而可修上乘之佛。學佛門徑,於此可見梗概也。此又何須尋門問師,自耗時間哉?
雨華再集 47-菩提智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