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9月17日 星期三

拜理為師

 

雲林縣城隍 降


詩曰:人生向善莫躊躇,大智若愚正道修,激濁揚清歸大義。明心見性樂悠悠。


  人生在世,無德無以為人,從德可成聖也,因可激濁揚清,而世人為何做不到呢?乃受欲利所蒙蔽,只爭血氣,無法明心,漸失本善,故社會雜亂。具有聖人之心,確無法達聖人之域,良可惜焉!


  例:有張藝謀者,自小天性純樸,不與人群居,除讀書之外,都是我行我素,悠然自得。及長,精通經史,精研道原,凡事不與人爭,且對於名利均不動其心,不求官祿,不爭高職。人均笑其愚!其實不愚;人皆笑其迂,其實不迂。欲利不起其心,名貴不動其性,故涉世無是非,與人不計較,知裝作不知,誠然如空門之靜寂也。


  某日,其師認為其無所事,而笑其迂腐,師雖長於文,但不長於學。見張某著作,均含藏甚多之哲理,及天地間的要旨,而其師因而佩服,欲拜其為師,張某不敢受。師回:我是拜理為師,而不是拜人為師,遂受拜為師。由此可見,有言:「五百年前,師度徒,五百年後,徒度師。」誠是言也。


  再觀現今社會,科學日新月異,其理煩雜,就如同張某師徒一樣,不知則學,以理為師,則社會將更進步合諧矣。


警世寶筏-第十八章 大智若愚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