釋迦牟尼佛為了度化難陀,便到難陀的家中乞食。難陀向佛陀作禮後,便去取缽裝飯供養佛陀。
佛不接受難陀的供養,卻要難陀隨他回到精舍。到達後,釋迦牟尼佛要難陀剃度出家。
難陀感到為難,因為他迷戀家中的妻子,長得非常豔麗。在不情願的情況下,難陀最終也剃度出家。
一日,佛與比丘們出外應供,難陀自廌留守門戶,實則想伺機逃跑。當難陀逃至途中時,遠處見到佛陀回來,便立即藏身樹後躲藏。
佛運用神通,大樹飛空而去,難陀行蹤敗露。佛問難陀:「難陀,你為何逃跑?」
難陀答:「我很想念我那美麗的妻子。」
佛帶著難陀,轉身朝山坡的方向行去。這時,山坡的路旁蹲踞著一隻瞎了眼、毛爪稀落的老獼猴。
佛問:「難陀,你的妻子比起這隻獼猴,誰比較美麗?」
難陀答:「這怎麼能比呢?我的妻子可是城中第一美女。」
於是,佛運用神通,將難陀攝到「忉利天宮」之中,讓難陀看看天宮的勝景。
難陀看見一座天宮,有很多絕豔的天女,勝過人間百倍,他傾羡異常。
佛問難陀:「你的妻子與眾天女相比,誰比較美麗?」
難陀答:「我的妻子與眾天女相比,簡直就像剛才的那隻獼猴!」
佛再將難陀帶到一天宮中,宮內只有天女守候,殿中無有天子。
難陀問:「為何此天宮,宮內沒有天子?」
天女們答道:「佛的弟子難陀,由於出家的福德,命終升天,將當此宮天子;我們都已經準備好要迎接他了!」
難陀一聽,便希望能往生天上。
欣賞完天宮勝景,佛再以神通力將難陀攝入地獄,看看油鍋煮人的地獄。
眾油鍋煮著人,人如油條,哀爸叫母,非常淒慘。
難陀注意到,有一油鍋翻滾,鍋內卻空無一人。
難陀問道:「此油鍋內為何無人?」
獄卒答:「這是準備留給佛的弟子難陀,他雖然出家修行得以升天,但因發心不正,待天福享盡後,就會直墮到此油鍋內受報。我們正燒鍋等待著呢!」
難陀一聽汗毛直豎、冷汗直流,對佛說:「我願回人間,努力修行,願求無上道。」
佛說:「你持戒修善可升天得福。」
難陀說:「也不用升天,也不用墮地獄。」
於是佛向難陀開示解脫輪迴的方法,最終修成阿羅漢果。
出自《雜寶藏經卷八》
※ ※ ※
佛經云:「人身難得今已得,佛法難聞今已聞,今生不向此身渡,更待何時渡此身。」佛家常說:六道輪迴中,人道最適合修行,天道太安逸,多享受,福報連連,容易迷惘失自己,不知修行。阿修羅道:瞋恨心太重,無從修起;畜生道、餓鬼道、地獄道太苦楚,受惡報,一失人身萬劫難,要修行談何容易;故奉勸世人,珍惜今生難得之善根神緣,護持歷劫所累積之道根法緣,持續修持,將宿世之因果,孽障冤久消彌化解,隨緣消舊業,莫再造新殃。今生慈心廣被,善德廣積,發菩提心,行菩薩道,接受生命之淬煉,得到永生。
佛以生死一大事因緣而降世人間,示現寰塵,以其修行之過程,作為眾生學習之典範。世人當跟隨佛之步履,抱定佛腳,皈依佛,皈依法,皈依僧。皈依佛兩足尊,皈依法離欲尊,皈依僧眾中尊。佛乃是佛陀之簡稱,無上正等正覺之意,此正覺非是凡覺,一般凡覺乃是虛無飄緲之錯覺,此覺面對一切事理,產生實智,也是般若波羅蜜。人人有此實智,人人堪稱作佛。法乃是一切事理之總名,為人處事之守則。佛之教義戒律,包括佛經、佛言、佛語、佛行,皆稱之為法;僧乃是僧伽之意,出家眾,優婆塞,優婆夷,有道之士,德行全俱,為人之表率,皆稱謂之;佛為救渡眾生,以法為工具,僧伽使用此工具,闡教弘法以利生,否則佛已涅槃,天不言,地不語,如何倡道。
佛家教義以慈、悲、平等三事為根本。以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,自淨其意,三事為行持,前三事是體,後三事是用。給予眾生一切安樂,名曰慈。拔除眾生一切憂苦,名曰悲。與樂拔苦,不分親疏,不別親故、怨讎,一切平等,無有差別,如此慈悲,方能圓滿。舉凡對眾生有害之事,便避而不作。名曰:諸惡莫作。對眾生有利,那怕是舉手之勞,也是鞠躬盡瘁。名曰:眾善奉行。眾生受歷劫污染,不斷虛妄,產生分別是非,所以自害害他,如能斷妄念,去分別無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則靈達圓通,以至三藐三菩提之境。
聖哲言:天地有萬古,此身最難得;人生只百歲,此日最易逝。幸生於此間,不可不知有生之樂,也不可不懷虛生之憂,把握當下,一日有修一日功,一日無修一日空,臨老看經已是日暮時分,如何補得前業,船到江心補漏遲,韶光一去不復返,再回頭已百年身。修行之人,此心惟重,心之靈妙,賽天地之精華,應無窮化妙用,收攝作微塵,放窮極三界,所謂藏芥子之內,行三千須隬之外。處處無礙,時時勤拂拭,勿使惹塵埃,猶當明鏡光亮,無有垢壟覆蓋,如是明澈普照,心中無一絲罣礙,不留一片雲彩。孟子言:「學問之道無他,求其放心而已。」何如放其心,必當明了心處,自由自在,又能萬緣放下,真修心性,善含從生,惡念不起,五蘊皆空,度一切苦厄,則佛與眾生皆同,眾生心當佛,此乃究竟解脫之道也。
善道薪傳-述究竟解脫之道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