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科舉時代,必須經過重重關卡才能能舉人、中進士。李表業年紀輕輕就考中了進士,可以說是少年得志。
順治皇帝派李振業當順天府的鄉試主考,他本來可以用心選拔人才,為國家做事。然而,從李振業考上進士後,他的目標就是要建立個人的勢力。為了達到這個目標,他打算提拔交游廣闊的考生張漢。
李振業把自己愛妾李氏送給張漢以結交並監視他。李振業對李氏說:「你可以叫張漢去找幾個有心又有錢的考生,開價六千兩,你我對分。」
李氏就去找張漢幫忙。想不到,張漢卻對李氏說:「給別人賺不如讓自己賺。六千兩由你我對分,如何?」李氏再把張漢的話告訴了李振業。李振業因此知道張漢不可靠,就故意讓他落榜。
張漢落榜後,就向京城告發了李振業貪污舞弊一事。經過調查之後,相關單位掌握了李振業貪污無弊的證據,李振業因而被處斬,家產全部被沒收,家人遭到流放。
李振漢一開始立志時就存了私心,即使未曾遇上張漢,也終將沒有好下場。原因就是:「失其始而求其終,理之所必無也。」
※ ※ ※
俗話云:「就是因為不能安實,人才會有罪業之來。」可見只要能安實自己,一切罪業自然可消弭於無形。
安者能不貪求、不妄求、不有越踰,一切實實在在,不有非分之想,適得本分,這就是安的真諦。能如此,當然可進德,更無罪過之形成。人總是在不能安實上發生問題,不是造罪,就是造業,無有了時,所以安實自己,是造德的根本所在。
人要安實,得由誠正為基礎,不能誠與正,就無法按部就班,安然而行,如不能誠正,一切欺違己心之事必定隨之而生,所以無「誠正」,就無法「安實」,其理在此也。所以先有誠正的理念,始得「安實」的成果,以一物之兩面,缺一不可也,希世人勉力行之。
心志歸向-第四十五章 誠正理念,安實自己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