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4月14日 星期二

離智忘軀

  顏回有一天對孔子說:「我進步了。」


  孔子問:「為什麼?」


  顏回答:「我已忘掉仁義了!」


  孔子說:「很好,但還不夠。」


  顏回第二次說:「我進步了。」


  孔子問:「為什麼?」


  顏回答:「我己經忘掉禮樂了!」


  孔子說:「很好,可是還不夠。」


  顏回第三次說:「我進步了。」


  孔子問:「為什麼?」


  顏回答:「我能坐忘了!」


  孔子這才大驚:「什麼叫坐忘?」


  顏回答:「擺脫了自己的軀殼,排除了自己的智慧聰明,離開了環境,和道相同,這才叫做坐忘。」


  孔子一聽大驚:「同就無我了,化就無執著了,這就是至人了,我也願意如此矣!」


※ ※ ※


  於修持大道之先,入門習道之時,首先必須識明性命之意。性有性源,命有命蒂,性源乃人之心念,命蒂為人之真習也。一個人性源要清,命蒂要固。性源如何清之?內外兩忘可清;命蒂如何以固?神氣相守可固。


  人之性,己之神,命為己之精氣也,性亦為無極之真,全俱於心,心若空一分,即可見性一分,心若空十分,可見性十分,即可盡性十分,這就是空心念。心念既空,即可達盡性之境。若盡性一分,神氣可凝合一分,若盡性十分,神氣可凝合十分,何以故?氣乃神之母,神乃氣之子,若心息相依,如母子相會,親密打成一片。


  入門習道,尤須澈底明白性命之真意,久久行之,可根深蒂固,復命歸根,亦屬長生不死之境。生性分為二類,一為天地之性,是太極之本體;二為氣質之性,屬太極之小體。人性本善,善者,先天之性;不善者,為氣質之性。人若能明,可不為氣質所左右,亦可改善自己的氣質。


  佛曰:觀自在照見五蘊皆空,無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,而達自在與皆空。儒曰:知而後能定,定而後能靜,須要無必、無故、無我、無意,以達定靜之境,最後,歸復元真,歸復無極也。


迷途知返,思歸覺路-第三四章 識明性命,大道勤修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