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堂玄天上帝 登台
詩曰:布穀聲聲晝夜催,田間阡陌燕翻飛。
披星戴月耕耘苦,待到倉箱滿溢歸。
聖示:吾今日以「死隨念」為題,供世人參悟。
死隨念
古往今來,生老病死都是人生必經的過程,而在歷史的長河中,人類也遭受過非常多的瘟疫災難,如今新冠肺炎瘟疫的疫情嚴峻,更值得世人省思,應該如何面對人生生死的課題。
《雜阿含‧說法經》中記載:
有一次,佛陀住在石主釋氏的村落。
當時,石主釋氏村落有很多村民因為感染瘟疫而死,各處人民不論是男、或是女,皆從四面八方前來佛陀的僧團,受持三歸依。而那些已經罹患疾病的人,不論是男、或是女;是年長者、或是年幼者,皆自稱名字:
我某甲等,歸依佛、歸依法、歸依比丘僧,全村落的人、全城邑的人,皆悉如是。
當時,世尊也勤為諸聲聞說法。
那時,抱著強大信念而歸依三寶者,死後皆轉生於人道、天道之善道中。……
由此段經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,二千五百年前佛陀時代的人民,一樣會遭受瘟疫的肆虐,加上當時醫療技術有限,所以,不論身份貴賤或是地位高低,只要被傳染,是生是死就只能聽天由命。
然而,即使面對死亡的恐懼,也無法阻擋村民們最後的希望。他們人不分男女老幼,地不分東西南北,皆陸續完成了三皈依,坦然接受生、老、病、死自然法則的洗禮。
其實,世界到處都是死亡,平常卻鮮有人注意死亡的來臨。而「死隨念」是以憶念死亡、思惟死亡,來對「死亡」加以觀照。
因為對每個人來說,死亡是無法避免的,那一天肯定會到來,它是確鑿的、是必然的,是世人無法改變的。所以,訓練自己的心去觀照,去理解這現象,當死亡來臨時,就能輕易地面對它。
一個人若沒有訓練自己的心,當面對自己的死亡時,或親密朋友或親人的死亡時,必定會異常痛苦、悲傷,但任何人若有訓練觀照死亡,他們將能坦然自若地面對死亡。
在《增一阿含經》中記載:
有一次,佛陀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
當時,世尊告訴眾比丘:「你們要修行死亡想,思惟死亡想。」
此時,一位比丘對世尊說:「我常常修行、思惟死亡想。」
世尊問說:「你是怎麼思惟、修行死亡想呢?」
比丘回答說:「我思惟自己只剩下七天的生命,但能精勤修行七覺支,而獲得法益,就死後無憾了。」
世尊說:「停!停!比丘!你太放逸了。」
又有比丘對世尊說:我思惟自己只剩下六天的生命,也有說只剩下五天、四天、三天、二天或一天生命的,但世尊都對他們說:「停!停!比丘!你太放逸了。」
世尊說:「當於一呼一吸之中思惟死亡想,便脫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愁、憂、苦、惱。如是,比丘!當知作如是學。」
又有一次,佛陀問阿難尊者:「你一天憶念多少次的死亡?」
阿難回答說:「大約一千次。」
佛陀說:「還是放逸,如來(佛陀的自稱)憶念每一次呼吸中都會面對死亡。」
其實,世間的實相是「緣起」的、「緣生」的,所以,一個人若能時時在每一次的呼吸中憶念死亡,接受世間一切實質的現象,則生病時不會恐懼,年老時不會悲惱,面對死亡時也不會恐懼,才能真正認識什麼叫做「平靜」,也才可以離開世間一切「苦」的逼迫。
虛原雜誌-第282期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