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4月7日 星期四

自得自適

  唐代李泌,很喜歡讀書,藏書甚豐,在湖南南嶽山上,有一座邺侯書院,據說就是他的書屋。


  傳說李泌在南嶽讀書時,曾經遇到一個和尚,會唱梵曲,每當夜幕降臨,就有美妙、悠揚的梵曲傳來,令人稽首歸心,神思向往。


  一日,李泌在寺中讀書,至夜未息。忽然聽到梵曲飄渺,悲涼滄桑,有遺世之響,覺得唱曲人非同等閑之輩,順著歌聲去尋唱曲人。


  這唱曲人其實是衡嶽寺執雜役的和尚,人不知其名,雜役繁重,一天累下來,拾點僧衆的殘羹剩飯,吃飽了就呼呼睡去,故號懶殘和尚。


  這天入夜,李泌去尋他,正趕上懶殘和尚在牛糞上烤芋頭吃,滿面灰土。他一見李泌,便說李泌不安好心:「你有書不讀,想來偷我東西!」


  一邊罵一邊把吃剩的半個芋頭給李泌吃,李泌不改其誠,也不嫌髒,恭恭敬敬地把芋頭接過來吃了。


  其實,懶殘斜眯著眼打量著李泌,見他吃完了,說了一句:「慎勿多言,去領取十年宰相。」拍拍手,倒頭呼呼大睡。後來,李泌果然拜相。


  懶殘確是得道高僧。他的禪詩寫道:


  饑來吃飯,困來即眠。愚人笑我,智乃知焉。


  不是癡鈍,本體如然。要去即去,要住即住。




  世事悠悠,不如山丘。青松蔽日,碧洞長流。


  山雲當幕,夜月爲鈎。臥藤蘿下,塊石枕頭。




  不朝天子,不羨王侯。生死無慮,更複何憂。


  水月無形,我只常甯。萬法皆爾,本自無生。




  身披一破衲,腳著娘生跨,多言複多語,由來反相誤。


  兀然無事坐,春來草自青。


  可謂自得自適,參透禪機。


※ ※ ※


  所謂:「一念覺,眾生是佛。」禪的傳承是要能自我的醒覺,此醒覺是由參悟而來的,如此在生活上才能發現自己是生活的主人,自己所表現是獨一無二的,值得珍惜。


  世人只有在生活的時空之中,不要為追逐物慾而把生活變成了手段,這樣才能發現真正生活的妙境,不需要別人的讚譽,也不需要別人的掌聲,怡然自得。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有其不同的花朵,無論是什麼花,都必須由自己才能綻放出芳香。


  禪示世人,只要能真心的用餐,粗食淡飯也是美味無窮;只要能真心的去聽、去看,隨處都可耳聞成聲,目視成色,整個自然環境充滿了愉悅之美;只要能用心的去體會、去觀察,事事物物都可對之啟發,開悟心智。


  人的一切徬徨與痛苦,一切的空虛與不安都是因為違背了自性所致,所以易被物欲所迷,易被挫折所激怒,易被色相所矇蔽,故而「一念有滯,萬法不通。」無以樂道悠然優游真實也。


  禪的宗旨,在求得如來的自性,開啟內在純淨的自我,孕育真實的精神生活。禪的本質,要能淨心發慧,如如實實的歸正自性。


  自性如來是自己的寶藏,是一切具足的,無任何之欠缺,運用起來如如自在,不待外求的。


禪-第四章 自性如來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