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比丘們!一般人有樂的感受、苦的感受、不苦不樂的感受;有修有證的聖弟子,也有樂的感受、苦的感受、不苦不樂的感受,他們之間,有什麼明顯的差別呢?」
「世尊!您的教說,是我們學習正法的根源,也是我們學習正法的嚮導與依靠,請世尊為我們解說,讓我們遵循您的教導來實踐吧!」比丘們請求道。
「比丘們!一般人遇到生理上的各種苦痛,甚至於有致命之虞時,心裡禁不住地生起悲傷憂愁、痛苦怨嘆,繼而憤怒迷亂而失去理智。這時,有兩種感受會交相增長蔓延,那就是『身受』與『心受』。這種情形,就像有人中了一支毒箭,接著馬上又中了第二支,成了苦上加苦的雙重痛苦。怎麼會這樣呢?
那是因為一般人的無知,讓他們歡樂時,就縱情享樂,成了欲貪煩惱的奴隸而不自知;痛苦時,則生氣不悅,成了瞋恚煩惱的奴隸而不自知;在不苦不樂時,則渾沌不明。對苦、樂兩種感受的生成原因、消失變化、餘味黏著、終是禍患、必須捨離等,沒有真切如實的證知,成了愚癡煩惱的奴隸而不自知。
這樣,當他快樂時,就被快樂所牽絆;痛苦時,就被痛苦所牽絆;連不苦不樂時,也被不苦不樂牽絆著,這就是深陷貪、瞋、癡;為生老病死、憂悲惱苦所牽絆的一般人。
比丘們!有修有證的聖弟子就不一樣了,當他們遇到生理上的各種苦痛,甚至於有致命之虞時,心裡不起悲傷憂愁、不痛苦怨嘆、不憤怒迷亂,所以不會失去理智。這時,他只有一種感受,那就是『身受』,而沒有『心受』。這種情形,就像只中了一支毒箭,不再中第二支。
當他們有樂受時,心不染著,所以不會成為欲貪煩惱的奴隸;有苦受時心不染著,所以不會成為瞋恚煩惱的奴隸;在不苦不樂時,對苦、樂兩種感受的生成原因、消失變化、餘味黏著、終是禍患、必須捨離等,能真切如實的證知,不會成為愚癡煩惱的奴隸。
這樣,當他有樂受時,不為樂受所牽絆;有苦受時,不為苦受所牽絆;不苦不樂時,也不會被不苦不樂所牽絆,這就是解脫了貪、瞋、癡;不被生老病死、憂悲惱苦牽絆的聖弟子。」
※ ※ ※
內觀是由「毗婆舍那」一詞翻譯而來,原意是「洞見」、「看清楚」、「專注深入的觀看」之意思,若從字面上解釋,內觀就是往「內」去「觀」察身心的實相。所以內觀的意旨主在開啟觀察的智慧,如實知見五蘊身心(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)現象的真實本質,也就是了知五蘊的無常、苦、無我,來完成戒、定、慧三學中的慧學。
內觀有數個重要的觀念:
一、在時間上:不是觀過去,也不是觀未來,而是觀現前的當下。
二、在對象上:不是觀玄妙的幻象,也不是觀身心之外,而是觀五蘊身心當下的存在與變化之過程。
三、實際體驗:不是經由信仰的接受,也不是以自我的成見,或經由想像、臆測、自我暗示理解,而是實際的去直接觀察。
四、旁觀默照,不迎不拒:把自己抽離出來,以旁觀者的立場觀察。
一般人如果沒有培養內觀,開啟「觀察」的智慧,就無法發現到煩惱的緣起所在,當然也就無從徹底解決煩惱痛苦。例如修身業就是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邪淫、不妄語,不飲酒亂性,身業最粗糙最容易發覺,也是修行的第一關,第一關如果做不好,修第二關的口業,第三關的意業(心行)就更難,因此沒有內觀能力的人是很難改變習性的。若是有內觀的智慧就可觀察到自己的起心動念,時時檢查自己的行為及習性是否正確,若有不當就立刻回到當下的正念中,這樣就能徹底地改掉錯誤的行為及不好的習性。
更重要的是,透過內觀可以破除「我」執,因為內觀可以清楚地覺察到,人的每一個動作都是不斷的生滅,人的身心是由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五種要素組合而成,根本沒有永恆不變的「自我」存在。因此,唯有透過內觀的訓練,培養正觀的智慧,才能開啟「無我」智,破除對身心的愛染,徹底淨化內心,達到心解脫。
詩曰:躑躅蓽路去尋根,往內觀察破我身;塵世興亡憑過眼,無常了悟識清真。
禪修的重要-第十四章四念處禪修的要領--內觀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