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11月20日 星期一

貧病之義

  原憲是孔子的弟子,他以清靜守節,安貧樂道而受人尊敬。他的房子是草搭成的,門是蓬草編成的,門樞是桑樹條,屋內上漏下濕,原憲端坐其中絲毫不覺清苦,以修習禮樂教化的儒道為樂。

  有一天,子貢去找原憲,他乘坐著高頭大馬拉的車,穿著雪白華麗的衣服,因為小巷容不下他的大車,子貢只好下車步行前去敲原憲家的門,只見原憲戴著用樺木皮做的帽子,拄著手杖出來開門迎接他。可能見原憲一副窮困寒酸的樣子,子貢說:「嘻!先生這是生病了嗎?」


  原憲回答他說:「我聽說沒有錢財叫做貧,學了道卻不能身體力行去做才叫做病,我現在是貧並不是病。」子貢聽後非常慚愧。


  唐朝吳筠賦詩《詠原憲子》讚嘆道:「原生何淡漠,觀妙自怡性。蓬戶常晏如,弦歌樂天命。無財方是貧,有道固非病。木賜欽高風,退慚車馬盛。」


  「世上沒有比道更尊貴的,沒有比德更美好的。如果一個人保有道德,即使他身為普通百姓,在精神上也不為窮困。如果一個人身無道德,即使他貴為君王,在心性上也不為通達。」


※ ※ ※


  貧而能無怨,實在太難了,因終日汲汲為生活勞碌,每天為茶米油鹽而傷腦筋,煩惱不已,無法過著舒宜的生活,故難免心裡頭不痛快而有所怨也。


  但是世態無常,如能安於貧,而進於道,以道來去心裡之怨,那自然更可因而舒泰、而無有任何之怨矣。


  又富者,不愁吃穿,每天暖飽思淫欲,任心而為,且處處受人之奉承,故而驕態百出,凌人氣息叢生,必然之現象也。


  如果富者不驕,能知善行禮,且能施財濟貧,那更可因富而成德,這就是真正的富有也。


  故世事無常,貧富不必過於在意,應多在內心上求富有,千萬不可讓你的內心真正的貧脊,那才可憐,勉思行之。


禪化闡道篇第二輯-貧無怨,富不驕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