參閱《孔子家語‧致思》的記載。
仲由,字子路,春秋時期魯國人,是孔子的學生。他非常孝敬父母,因為從小家境貧寒,為人非常節儉,即使家徒四壁,也要竭盡所能讓父母吃好穿好,而自己經常吃野菜度日。
為了給父母吃白米飯,子路到百里之外的一個大戶人家打工,當他領到工資時,就買了一袋白米,再背著米趕回家裡,煮給父母吃。
後來,子路的父母過世後,他遊學到楚國。楚王聘他當官,對他很是禮遇,俸祿非常優厚。
每天吃的是山珍海味,一出門就有上百輛的馬車跟隨,座位上的墊子鋪得特別厚,每次宴飲都是豐盛的佳肴,在當時聲勢極為顯赫。
雖然過著富足的生活,子路卻一點也不高興,反而時常感嘆,哀傷父母早早過世。子路時常嘆息,對人說:「我現在雖然已經高貴了,可是我的父母在哪裡?雖然我還想吃粗糧,還想像當年一樣肩扛米袋步行百里回家,可是這一切都沒有機會了。」
※ ※ ※
慎終者,乃指為人子女者,在父母臨終之時,應慎誠侍側,躬身照護;而追遠者,乃指追思原遠之道,亦即感念其在生之時,養育之恩,默禱其在天之靈,內心得以平靜,消其掛慮,使其一縷幽魂,得以善歸,得以永享安樂,此為為人子女之孝矣!
四書論語學而篇,曾子曰:「慎終追遠,民德歸厚矣」。曾子乃孔夫子之門生,其為人盡孝,欲將「慎終追遠」之理念,推行於天下,昭昭明德,並奉勸為政者,若能推展孝道,使其上行下效,由己身至於家,由家至於國,再由國推展於天下,則民情世態,皆得以良善惇樸矣!
古往今來,聖賢、賢士、淑女等,自古以來皆出於孝子之門,即其一生,盡其孝道,心中時時皆感念父母之恩德,其內心隨時關心父母之身心是否健康安樂,此所謂:善體親心也。及至父母之歿,喪則至其禮,祭則致其誠,其感念之心,亦可感於天也。此乃為人子女之孝,亦為慎終追遠之義。
俗語云:「吃果子,拜樹頭;吃米飯,拜田頭」,奉勸世人切莫數典忘祖,若沒有歷代之祖先便無現今之我們,世人心中更當常懷『慎終追遠』之心也。
虛原雜誌第324期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