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位青年,很有才華,二十歲獲得數學博士學位,一所名牌大學破格直接聘他作副教授,可是過了十年都沒有升為教授。
他稟賦這樣好,爲什麽十年後都得不到提升呢?原因出在他十年以來所發表的論文,都有指責哪個教授哪里不好,而且講得精闢,抓到別人的弱點,所以他這十年要升級時,都被那些教授壓下來。
後來,他的朋友勸他寫論文換一個角度寫,就是讚歎某一位教授哪里好,這位才子一聽建議,臉色很難看,覺得很困難,因爲多年以來批評別人習慣了,再換成欣賞別人,很不習慣了。
※ ※ ※
佛云:「口業有四,妄言、綺語、惡口、兩舌」,其中任何一項,就能使眾生產生許許多多不必要之紛擾,甚至是災難之臨身,唯有靜下心來,或自嘲以幽默的態度,轉成柔和之語言。
時下不少眾生或男或女,因為接受之教育程度不低,但情緒一來而口出之言語,大大的與本身之學識相差甚遠,原本接受的教育水準愈高,說出口的話語應該比較高尚優雅才對。怎知現代的眾生,乾坤二眾出言常有不馴,同伴之間相處,口不擇言,尤其是三杯黃水入肚之後,神識昏沉,什麼惡劣的話都說得出口,縱使敗壞善良風俗的話語都不曾顧忌,在這種半醉半醒之間的對話,非常容易發生衝突,繼而大打出手,亦是經常發生的,偶而更有令人遺憾終身之事件產生,若如此,豈不是冤枉乎!
君子者,必以修身為根本,然而口善乃修身之先決要件;因此,有德之人必定用心持守自己的口德,每當有不能喜悅或當下氣憤之時,能知轉識成智,將欲言之語予以轉化成為字字珠璣,此後才向外人朗朗上口。果能如此,將使此身經常與法華交會,並且將甚深法語分享給周遭的每一個人聆聽,眾人有了這樣善的薰陶,在日常生活上,所面對的一切眾生,亦必當可以促使法語不斷的流露出來,使群生得以共沐於法海當中,則緣必廣,道必成,再加以轉化成更自在之甘霖,使之普降在每一個人事物上,勢必能得早登蓮邦佛國而得不退轉道。
奉勸世人,無論本身因著何緣故,欲以言語怒斥於他人,皆宜冷靜並且轉動腦筋,使刺耳的言語,從自己口中可以說出曼妙法語,言之有義,則四時免災除禍,並且獲得甚深法緣也。
寶德雜誌155期-述論:禍從口出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