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到一戶富人家乞討食物,富人讓乞丐在園中等待,自己去廚房取食物。
乞丐看到園中的梅花開的艷紅。不一會,富人端出一碗熱騰騰的飯菜給乞丐,乞丐道謝後離開。忽然又轉身說:「您家的梅花非常芳香。」
富人聽後非常吃驚,他從沒想過窮人也會賞花,還有就是自己從未聞到過園內梅花的香氣。
於是,他小心翼翼地慢慢走進梅花,終於聞到了梅花含蓄、清澈的芬芳。
能聞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。好的物質條件不一定能使人成為有品味的人,壞的物質條件也不會遮蔽人精神的清明。
※ ※ ※
現今世界科學發達,物質豐裕,對外尋求享受與成就,已成為人人競逐的目標,然而正因為如此,人們在日常生活中,對於自己身心瞭解的程度,反變得極其有限,因此內心一直都處在散亂的狀態中而不自知。
大學有云:「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,先治其國;欲治其國者,先齊其家;欲齊其家者,先修其身;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。」然而自無始以來,一般人的心習慣了散亂,總是不停地四處投射,故而雜念紛飛,擾苦不安。
因此若是能藉由正確的禪修方法以調身、調心,不但可以減少煩惱雜念,降低內外壓力,發掘身心的最高智能,而改善人生、健全人生,甚至可以隨著禪修力量的加深,讓人身心和悅、輕安舒適,安住在不起執著,不起妄念的修行境界,一生受益。
《圓覺經》云:「無礙清淨慧,皆依禪定生。」一個人修行若光悟卻不實修就會成為頑空,而禪修可以藉由精神專注的「止」,和五蘊正觀的法門,透過觀察自身來淨化身心,助益修行者培養正念、正知,保持內心不受染污,達到正定、清淨、覺悟、明心的境界,如此不只可以自利,未來更可以影響他人而利他也。簡為序。
禪修的重要 序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