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藝有一日同父欲往族叔張權處追討帳項,豈料張權無錢償還,兼之口出橫言,惡語相加。
公父一時大氣,欲持拳相打,被公藝解開,勸父先歸家。
張權隨後追來,公藝攔路以善言安慰,不料權叔逞凶暴之性,扭公藝便打,而後被公藝脫回。
父問何故損容,公藝對曰:不意失足跌倒所傷,不敢言起被毆打之事。
公藝一團和氣,婉轉勸父曰:「權父家運不順,所入不共所出,欠咱帳款未得即時付給,俗語云:『有則還,無則寬』。俟他有利入手,自能奉還,今漸寬之,發達取索,令彼無言,若即時追討,兩虎相鬥恐有一失,總是念及宗誼,寬之為妙。」
父曰:「吾家現甚困難,這是真珠白錢借去,應當備還,非是份外苛求也。」
公藝曰:「吾家雖迫,可尋別方,如對此強取,恐致禍端,不若舍他,彥云:強暴必招災。」
其父被兒子溫純勸解,亦無奈放下討款之念。
卻說張權不上十天果遭凶事,人謂公藝前日挨毆打能忍辱,是以免累,此是公藝受辱諫親免禍,第二忍也。
後人有詩嘆曰:
篤宗重族又疏財,能屈能伸君子哉;
趨吉避凶能忍耐,胸羅日月氣徘徊。
※ ※ ※
受辱者,欺凌怒駡,無端加諸於我也;不怨者,無一亳瞋恨心慍怒色也。當以「我果為長江大海,何患橫流污穢不能容納;我果為洪爐大冶,何患頑金鈍鐵不能陶鎔?」自許之。或抱持,有人來打我,讓他打一頓;有人來駡我,讓他駡一陣;忍打不還手,惡手自莫勁;忍駡不還口,惡口自乾淨。
倘人以辱來,我以怨往,勢必以小忿而釀大禍,亡身及親,傾家破產,皆於此基之也,在不能受辱者,必謂橫逆辱我,係無禮小人,既說彼是小人,我即當以君子自待,若與之計較,我與彼恰湊成一對,則世上又多了一小人矣。
是以君子處世,務求忍人所不能忍,容人所不能容,縱辱我者,令我萬分難處,亦當涵容順受,則人心廣大,天神喜悅,自然辱轉為寵,怨轉為恩,不惟養己之恢宏大度,並化人之凶暴橫行,必如此存心,方是大福德器量之人也。
關聖闡道篇 受辱不怨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